首页 范文大全

延安革命纪念馆线上参观有感

2024-11-14 10:41:01点击数100

新青年重担在身,任重道远

“滚滚延河水,巍巍宝塔山。”因为疫情的缘故,我不能亲自前去参观这个红色纪念馆,只能在延安纪念馆官网进行线上参观。带着敬仰和些许遗憾,我通过网络“走进”这座庄严耀眼的建筑。

首先了解到的便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历史:延安这个城市是中国的革命圣地,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如:毛泽东、朱德等老共产党人在这里和陕北艰苦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,从1935年到1948年。他们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,在这里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,培育了永垂不朽的延安精神。因此,后人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,在1950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了延安革命纪念馆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,是全国爱国主义、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,全国廉政教育基地,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,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现在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座融收藏、研究、宣传于一体的革命纪念馆。


延安,这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红色圣地,它就像一颗红色心脏,不断地向陕甘宁边区,向整个中国迸发出鲜红血液。在这里诞生的延安精神也不断影响着后来代代共产党人,于是我带着对延安精神的探索之心,继续通过线上浏览的方式追寻革命事迹的脚印,体会那段不平凡的革命岁月,学习以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延安的光辉业绩。

指尖滑过一张张展馆相关图片,我看到各式照片、书籍和战斗武器等珍贵文物的图片,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产、战斗、教育、训练、生活的画卷跃然眼前,它们展现了我党和军队为争取民族解放、国家独立、人民幸福与侵略者、反动派不懈斗争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生动体现了党和人民同甘共苦、共同抗争和创造的鱼水之情。

照片中旧步枪、大铁刀、手榴弹壳、老式挎包、发黄的绑带、缴获的武器等等,一件件革命文物将我的思绪轻易地拉入那个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,我看见大刀把上红绸暗红浓郁,陈旧步枪上痕迹斑斑,展示托盘上军帽袖章排列的整整齐齐,脑海中不禁浮现将领们在前线阵地沉稳指挥、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。多少年来,这些文物向每一个注视者诉说着那段壮烈的革命峥嵘岁月。

除了文物展示,展馆馆内也陈设了延安老城墙、老街道,这些建筑也逼真地还原延安城的旧时面貌,“军民开星大生产、家户纺织、干部群众教育工作”的雕塑场景仿佛真实可见,我想要是实地参观一定如同身临其境一样,透过照片也能感受到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,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爱国情怀。

延安精神到底是什么样?在结束浏览的时候,我扪心自问。真正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,它包括抗大精神、整风精神、张思德精神、南泥湾精神等的延安精神原生形态,它是时代精神,创业精神,它也是激励日后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进取的奋斗精神。“延水悠悠,千年不断;延安精神,永放光芒。”

历史长河奔涌不息,改革发展任重道远,我们新青年要学习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,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坚决贯彻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坚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创业精神,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。



相关推荐